脚踝肿得像馒头,穿不进运动鞋只能套拖鞋,却被骂“态度散漫”;因伤退赛两次,却被造谣“被队友打压”。
18岁的全红婵,在承受发育关与旧伤的双重折磨时,还要扛起舆论的刀剑。 她的反击,只有六个字加一张表情包,没有卖惨,没有长文,却让千万网友瞬间破防:原来冠军的脊梁,从来不在键盘侠的唾沫里。
武汉全国跳水冠军赛场馆外,全红婵穿着宽松的拖鞋,左脚踝缠着厚厚绷带,一步一步挪进休息区。
镜头扫过她笑着拥抱夺冠的陈芋汐,却刻意避开了她肿胀的脚腕。
直到师兄谢思埸在视频里无意间说漏了真相:“她的脚踝肿得像个馒头”,人们才恍然,不是不想穿运动鞋,是根本塞不进去。
这次退赛像一颗炸弹,炸出了人性最割裂的两面。
展开剩余77%有人心疼她“泡到浮肿的皮肤和发黄的头发”,有人却嘲讽她“拿够金牌开始摆烂”;有人记得她带烧比完世锦赛、拉着手腕拼亚运会的坚持,有人却编造“陈芋汐打压队友”的狗血剧情。
连她在老家摘荔枝、父母直播卖货,都成了“忘本”的罪证。
全红婵的回应,比所有人预想的更干脆。
她在同样养伤的队友练俊杰社交账号下留言:“加油,全运会见”,后面跟着一张乒乓球选手王楚钦的魔性表情包,画面里王楚钦挑眉咧嘴,配文“网速好快哦”。
没有辩解,没有诉苦,六个字加一个表情,堵住了所有质疑的嘴。
练俊杰秒回“不见不散”,两个伤痕累累的运动员隔空击掌。
这份举重若轻的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。
她的体检报告显示:脚踝积液量是常人四倍,腰椎磨损堪比40岁搬运工,手腕软骨伤到影响“水花消失术”的精度。
残酷的是发育关,身高从1米43冲到1米53,体重涨了8公斤,曾经信手拈来的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,现在要拆解成跳、转、落水三段,每天狂练200遍。
“每次训练完,脚踝都会肿。 ”全红婵对队友的这句抱怨,从没出现在任何采访里。
她只在私下咬牙承受:早上9点超声波理疗牵拉韧带,下午把207C分解成机械动作反复打磨,晚上对着AI动捕视频一帧帧纠偏。
三个月换三款护踝,最新碳纤维材质紧锁关节;为控体重每天卡死2800大卡摄入,误差不超过50克。
当网友指责她“康复期发夕阳照不自律”时,没人看见她VR眼镜里循环播放的比赛录像。
当阴谋论者炒作“教练组放弃她”,却无视陈若琳陪她加练到深夜,谢思埸带着钢钉夺冠的经历成了她床头的手写箴言。
广东省队的康复室总有人带着零食陪她聊天,品牌方顶着舆论压力挂出“等你归来”的海报。
就连“对手”陈芋汐,也用行动撕碎谣言。
世界杯三连冠后,她晒出与全红婵头挨头的合照,笑到眼睛眯成缝;全国冠军赛上,她拉着新搭档掌敏洁摘金,却把采访话题绕回“等婵宝归队”。
那些脑补的“宫斗剧”,在真实的扶持前不堪一击。
全红婵的沉默哲学,早就有迹可循。
4月世界杯分站赛,有网友嘲讽她“说话没自信”,她直接回怼“破防哥? ”记者追问207C失误,她虎牙一露:“今天跳得还行”。
面对发育关,她眨着眼睛说:“长高了就调整动作呗”,轻描淡写盖过三百次跳台的汗水。
如今在湛江老家,她摘荔枝、戴粉色小熊帽,冥想时海风混着咸腥灌进训练服。
父亲严禁她干农活加重脚伤,母亲炖的汤热气蒸腾,烫暖了被冰敷裹透的膝盖。
网友偶遇她街头买糖水,塑料袋勒出青筋微凸的手腕,贴着的膏药边角早已磨卷。
新加坡世锦赛名单公布那天,陈芋汐的名字高悬榜首,全红婵的缺席已成定局。
中国泳协的规则白纸黑字:凭两届奥运冠军身份,她自动锁定11月大湾区全运会的跳台席位。
康复进度表上,骨密度达标后的红钩格外醒目,医生批注“肌肉量仍超预警线”的笔迹也未干透。
王楚钦那张被借用的表情包,正在全网疯传。
有人把它P成“键盘侠退散符”,有人截图全红婵的留言区高赞评论:“你骂任你骂,我婵有王炸”。
那张咧嘴挑眉的脸,仿佛在嘲笑所有恶意的预判:谁说反击一定要声嘶力竭?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